首頁
產(chǎn)品服務
心血管疾病系列腎病系列腫瘤系列心血管用藥系列腎病用藥系列二代測序商業(yè)試劑盒
科研合作
新聞中心
關于我們
達雷木單抗聯(lián)合地塞米松和硼替佐米治療復發(fā)難治性多發(fā)性骨髓瘤 ——基于細胞遺傳學風險的CASTOR亞組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9-10 19:00:07來源:

前言

多發(fā)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種以骨髓中積聚漿細胞為特征的惡性腫瘤,可導致骨質(zhì)破壞和骨髓衰竭。盡管MM病變在形態(tài)學上可能相似,但根據(jù)細胞遺傳學可將患者分為不同的危險組。國際骨髓瘤工作組建議將高危細胞遺傳學異常定義為至少伴有t(4;14)、t(14;16)或del17p任意一個。高危細胞遺傳學異常的MM患者預后較差。Weisel K等進行了一項基于細胞遺傳學的CASTOR亞組分析,評估達雷木單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療復發(fā)難治性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RRMM)40個月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顯示,與Vd治療組(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相比,DVd治療組(達雷木單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顯著延長,微小殘留?。╩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陰性和持續(xù)MRD陰性患者的比例顯著升高;DVd治療組與Vd治療組的安全性相似。


01

患者的臨床特征與治療方式


498名患者隨機接受DVd治療和Vd治療,DVd組251名,Vd組247名。356名(71%)患者接受細胞遺傳學檢測,283名(57%)采用FISH檢測,217名(44%)采用核型分析,144名(29%)患者同時使用兩種方法檢測。表1展示以細胞遺傳學風險狀態(tài)為基礎的患者人口統(tǒng)計學、基線疾病和臨床特征。在達到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CR)或療效更好的患者中,有15(16%)名患者未進行MRD評估。

表1 患者的人口統(tǒng)計學、基線疾病和臨床特征

04.png
05.png

DVd 達雷木單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V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ISS國際分期系統(tǒng),ECOG東部腫瘤協(xié)作組,ASCT自體干細胞移植,PI蛋白酶體抑制劑,IMiD免疫調(diào)節(jié)藥物,F(xiàn)ISH熒光原位雜交

注:由于四舍五入百分比可能不等于100%。a. 基于FISH/核型檢測;b. 具有t (4;14), t(14;16),或del17p異常的高危細胞遺傳學患者;c. ISS階段是基于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白蛋白的結合;d. 具有≥2個t(4;14),t(14;16),或del17p異常的患者。

在標危和高危細胞遺傳學異常亞組中,分別有170(62%)和50(68%)名患者中止治療(表2)。因病情進展而停藥的Vd治療患者中,標危亞組9名(共34名),高危亞組2名(共12名),這些患者隨后接受達雷木單抗單藥治療。

表2 中止治療患者的細胞遺傳學風險

06.png

a. 基于FISH/核型檢測;b. 具有t (4;14), t(14;16),或del17p異常的高危細胞遺傳學患者;c. 安全人口;d. 治療結束前“患者中止治療”的原因。


02

藥物有效性評估


在平均40個月的隨訪后,與Vd治療組相比,DVd治療組患者的中位PFS顯著延長(標危:16.6m vs. 6.6m,P<0.0001,圖1a;高危:12.6m vs. 6.2m,P=0.0106,圖1b)。既往接受過至少1種治療的患者中,相比Vd,DVd治療組患者的中位PFS顯著延長(標危:29.8m vs. 7.5m,P<0.0001,圖1c;高危:20.1m vs. 8.4m,P = 0.0026,圖1d)。


07.png

ITT/生物標記風險人群(ITT人群中符合生物標記風險評估標準的患者)中的PFS:a標危細胞遺傳學異?;颊遙高危細胞遺傳學異?;颊摺<韧?種治療方案的PFS患者:c標危細胞遺傳學患者和d高危細胞遺傳學異?;颊?。CI,置信區(qū)間;DVd,達雷木單抗加硼替佐米/地塞米松;HR,風險比;ITT,意向治療;PFS,無進展生存率;V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DVd治療組較Vd治療組有更高的總緩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 ORR)(標危:84% vs. 62%,P<0.0001;高危:85% vs. 56%,P = 0.0512),包括完全緩解或更好的響應(標危:28% vs. 10%;高危:28% vs. 6%),以及非常好的部分緩解(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VGPR)或更好的響應(標危:62% vs. 28%,P<0.0001;高危:59% vs. 32%,P = 0.1259;表3)。相比Vd,DVd患者達到VGPR的中位時間更短(標危:3.5m vs.未評估,P<0.0001;高危:3.5m vs. 6.2m;P = 0.1004)。


在DVd治療組中,MRD陰性患者(<10-5)的比例高于Vd組(標危:11% vs. 3%,P=0.0091;高危:15% vs. 0%,P=0.0271)。與Vd組相比,DVd治療組患者的MRD陰性持續(xù)至少6個月,與細胞遺傳學風險狀態(tài)無關。DVd組中有2例(1%)標?;颊吆?例(8%)高?;颊叩腗RD陰性持續(xù)至少12個月,而Vd組兩種亞組均無MRD陰性。

表3標危和高危細胞遺傳學異常患者的緩解率和MRD陰性比例

08.png

a. 具有t (4;14), t(14;16),或del17p異常的高危細胞遺傳學患者; b. 響應評估人口;c. ≥CR=sCR+CR;d. ≥VGPR=sCR+CR+VGPR;

e. ITT人口(標危:DVd,n = 141;Vd,n = 140;高危:DVd,n = 40;Vd, n = 35)。

與Vd組相比,DVd治療組患者的后線治療中位PFS延長(PFS on the subsequent line of therapy)(標危:34.2m vs. 18.5m,P<0.0001,圖2a;高危:28.1m vs. 19.7m,P = 0.0915,圖2b)。在既往接受過1種治療的患者中,DVd治療組患者中位PFS2較Vd組患者延長(標危:未評估 vs. 23.4m,P = 0.0009,圖2c;高危:34.9m vs. 25.1m,P = 0.1951,圖2d)。


09.png

圖2 基于細胞遺傳風險狀態(tài)的PFS2值

ITT/生物標記風險人群(ITT人群中符合生物標記風險評估標準的患者)中的PFS2:a標危細胞遺傳學異?;颊遙高危細胞遺傳學異?;颊摺<韧?種治療方案的PFS2患者:c標危細胞遺傳學患者和d高危細胞遺傳學異?;颊?。CI,置信區(qū)間;DVd,達雷木單抗加硼替佐米/地塞米松;HR,風險比;ITT,意向治療;PFS,后續(xù)治療的無進展生存率;V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在數(shù)據(jù)分析期間,高危細胞遺傳學異常的患者中,DVd治療組有21例死亡,Vd治療組有23例死亡。總生存期數(shù)據(jù)尚不成熟,隨訪仍在進行中。


03

藥物安全性評估


表4總結了至少25%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所有不良事件(Treatment Emergent Adverse Event, TEAE),以及至少5%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3/4級不良事件。由于藥物不良反應導致的停藥率在DVd組和Vd組相似(標危:8% vs. 10%;高危:10% vs. 9%)。

表4 最常見的是任意級(25%的患者)和3/4級(5%的患者)治療誘發(fā)的不良事件

10.png


展望與小結


達雷木單抗是一種人源性IgGκ單克隆抗體,能靶向CD38并通過多種途徑發(fā)揮抗腫瘤作用。達雷木單抗被批準作為單藥或聯(lián)合治療復發(fā)難治性MM患者,1)與硼替佐米/地塞米松(Vd)或來那度胺/地塞米松(Rd)聯(lián)合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1種治療方案的MM患者,2)與泊馬度胺/地塞米松聯(lián)合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2種治療方案(包括來那度胺和蛋白酶體抑制劑)的MM患者,3)與硼替佐米/美法侖/強的松聯(lián)合或與來那度胺/地塞米松聯(lián)合用于新診斷的不適合自體干細胞移植的MM患者,4)與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聯(lián)合用于新診斷的適合移植的MM患者,5)單藥治療用于既往接受過至少三種方案治療、或?qū)Φ鞍酌敢种苿┖兔庖哒{(diào)節(jié)劑均無效的MM患者。


CASTOR亞組分析顯示,在平均40個月的隨訪后,無論細胞遺傳風險狀況如何,DVd治療組患者在PFS方面的獲益顯著優(yōu)于單純Vd治療組。值得注意的是,高危細胞遺傳異常患者接受DVd治療可獲得MRD陰性,這表明靶向CD38聯(lián)合其他標準治療方案有助于改善該群體的不良預后。在不遠的將來,針對高危RRMM患者的治療方案選擇仍然存在分歧,潛在的治療方案包括達雷木單抗聯(lián)合泊馬度胺、卡非佐米或硼替佐米、來那度胺和地塞米松。


參考文獻


Weisel K, Spencer A, Lentzsch S, et al. Daratumumab, bortezomib, and dexamethasone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subgroup analysis of CASTOR based on cytogenetic risk[J].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2020, 13(1): 1-11.


推薦新聞

咨詢服務熱線

+86 10 5849 9280

? Copyright - 安智因 京ICP備18055458號-1